【光明日报】王孝松: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发文时间:2019-05-09

       近一年来,中国显著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推动开放措施。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国扩大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推进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力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力度持续提高,从而使中国顺应比较优势、不断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分享了全球化红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应该看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开放广度方面,中国制造业开放程度已居世界前列,然而在电信、医疗、教育等诸多服务领域的开放度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未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着力点应该在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在开放深度方面,尽管中国关税水平已大幅度下降、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削减进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仍需要通过深化对内改革来提供保障。

       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持续提升对外开放质量。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进行审视,中国仍然需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以提升对外开放质量为保障。一方面,针对外商投资,中国已经实施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近一年来,中国又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并承诺未来在金融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等更多重要领域取消外商股比限制。这些措施和承诺的落实到位则是提升开放质量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提升开放质量的举措还表现在自贸区建设上。未来中国政府在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还将布局一批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将充分增强自贸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对外开放新举措更快地向全国推广。由此,在提升对外开放质量的征途上,中国各界的潜力将会被充分调动,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迅速增长的同时,消费和投资的活力也将被充分激发,为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更为平衡的对外开放路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严重问题,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首要目标是出口创汇,因而中国大力扩大出口。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出口规模不断攀升,而且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但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冲击,包括价值链低端锁定、资源能源问题凸显等。由此,中国各界也认识到,进口与出口同等重要,适度地扩大进口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约束、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满足层次日益提高的国内消费,从而实现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也正因如此,2018年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开放水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两个市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中国国内市场环境的优化与改善,直接影响着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与决策,从而决定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201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外商投资法,旨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当前,需要加快制定配套法规,确保严格实施外商投资法,才能为全球投资者无后顾之忧地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与法治化保障。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也是当前阶段维护投资者信心、鼓励研发、推动科技创新的必要措施。应该看到,近年来中国已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未来在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努力,从而优化对外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未来,中国各界将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

      (作者:王孝松,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本文刊登于《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9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