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网】韩小明:经济理论的解构与重构
发文时间:2015-03-05

    经济学是对经济系统状态的理论再现,经济系统的状态可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再现,由此形成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不同的经济时代、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经济系统的状态不同,决定了经济理论体系的经济时代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经济系统的历史演进推动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些经济学大师都曾讲到过类似“黑板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学”的差异问题,我想,如果客观地讲,“黑板经济学”应该是在既定的假设条件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简化和抽象,揭示不同经济系统的共性;而“真实经济学”应该是还原经济系统的现实状态,从中发现经济系统的变化和不同经济系统的差异,以及这些变化和差异对现有的“黑板经济学”的质疑。比如,均衡价格理论告诉我们,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变动关系,但在现实的市场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常是“买涨不买落”,原因不仅在于现实比抽象要复杂得多,而且在于“预期”对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在我看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步入后工业时代,我国亦处于经济系统的重大转变之中,因此,我退出了“黑板经济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关注“真实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今天研讨会的题目,应该属于“真实经济学”的范畴,前面的发言者对于近年来经济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尤其是复杂系统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对于分析现实的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经济实践中,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或重新思考,这些问题的提出,至少说明经济系统现实状况的变化对现有的经济理论提出了质疑。这些问题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涉及经济系统宏观层面的问题,比如:

    1、对于0708年爆发的这次金融危机,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问题出在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和流动性过剩等方面。对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已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正是在持续紧缩流动性的过程中爆发了金融危机。问题在于,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标准是什么?而流动性作为经济系统运行所依赖的重要因素,对于单一的实体经济系统和对于实体-虚拟二元经济系统而言,流动性需要量显然是不同的。

    2、对于我国商品房合理房价的争论,左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的选择:回归房价合理区间,还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二者实际上内在相关。问题在于,商品房作为消费品和作为投资品,具有不同的定价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能否做到使商品房只具有消费品属性,而不具有投资品属性。前些年对猪肉、绿豆、姜、蒜等消费品的囤积炒售,也是同样的问题。这些具有二元定价机制的商品,合理的价格区间和涨落速度,显然不同于只有单一定价机制的商品。

    3、从理论上讲,在过剩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应呈下降态势,通货膨胀主要是结构性的,比如能源、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对于这种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运用总量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是否有效?

    4、由于GDP统计方式难以反映信息经济的贡献、传统的反垄断思维对于网络型产业带来的效率困惑,以及信息技术对经济系统的渗透在财务报表上的成本-收益反映不佳,使得新型工业化和“两化融合”的推进面临尴尬。

    5、三次产业划分明显只适用于工业时代,难以反映后工业时代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特征,因而无法按照逻辑一致的原则,涵盖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

    另一类是涉及互联网对经济系统影响方面的问题,比如:

    1、免费、交叉补贴与歧视性定价,在传统经济理论中通常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但在网络型产业平台化经济中,似乎成了必然趋势。
    
2、互联网产业的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注意力竞争,销售者通过优化体验锁定购买者注意力。

    3、从时间经济的角度看,传统经济所涉的免费概念,在网络经济中发生了变异:产品或服务的免费使用者或获得者,支付了无法增加的、绝对有限的时间代价。
    
4、网络价值确定已从投资规模、预期收益基准,转变为用户规模、经济流量、成长性预期基准。

    5、维基模式:知识共创与知识共享机制对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诉求弱化;互联网对活动者隐私权的悉数获得,使得信息获知的成本明显下降,而传统的知识产权、隐私权的保护方式,执行成本大幅度提高,形成保护成本与收益的明显倒置。

    6、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显著降低经济个体信息获取成本的功能,显示出动摇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假定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趋势。

    再一类是涉及经济系统微观层面的问题,比如:

    供给创新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需求;企业战略从营销主导转向创新主导;消费者从自主选择的上帝变为实际上被锁定的上帝;市场竞争显示出优胜劣汰与劣币驱逐良币的双重功能;对自主创业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蕴含了创业者对基于物质资本逻辑的传统成本理论的挑战;对于外部资源的利用,展现出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趋势;伴随要素结构从资本要素主导向智力要素主导的转变,要素提供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主要是劳动要素提供者与资本要素提供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转向主要是智力要素提供者与体力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差距。

    综合上述问题的趋向,实际上是基于工业时代经济系统状况形成的现有经济理论体系,面对经济系统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已进入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之中。

    二、工业时代的三大经济理论体系

    当前的经济理论体系主要是基于实体经济、以资本要素为主导的工业时代的经济理论体系。而基于经济系统中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的关系,工业时代的经济理论可区分为三大经济理论体系:

    一是基于早期市场经济“微观利益至上”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一经济理论体系,在领先发展国家的工业时代初期阶段处于上升态势,到工业时代中期阶段开始呈现衰落态势。

    二是基于传统计划经济“宏观利益至上”的国家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一经济理论体系,在发展落后国家的工业时代初期阶段处于上升态势,到工业时代中期阶段也开始呈现衰落态势。

    三是基于现代市场经济“宏微利益协同”的协同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一经济理论体系,在领先发展国家的工业时代中后期阶段兴起并处于上升态势,到后工业时代则面临一系列挑战;而对于发展落后的经济系统转型国家的工业时代中后期阶段,这一经济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适用性,但受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虽未进入后工业时代,也面临相关的理论挑战。

     三、工业时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共同基点

    工业时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共同的基点,是建立在以资本要素为主导的要素结构基础上的“资本所有权至上”原则。三大理论体系的不同之处则在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资本所有权做了微观利益诉求的处理;国家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则做了宏观利益诉求的处理;协同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则是对上述二者的综合。

    比较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与国家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资本所有权处理方式,前者之利在于保持了工业时代资本所有权的微观激励,而其之弊则在于因资本所有权造成的劳资之间的收入差距;后者之利在于消除了收入差距的资本所有权因素,而其之弊则在于工业时代失去了资本所有权的微观激励,导致资本要素的供给相对不足。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初级工业化时期的国家主义经济系统,其经济成就主要源于以“制度变革效应”对劳动的微观激励,替代了资本所有权微观激励的丧失;而在完成工业化时期,经济系统从国家主义的向协同主义的转型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主要源于加入了资本所有权的微观激励和因劳动力与环境成本相对较低而形成的人口、环境“红利”。

    四、工业时代后期阶段资本所有权的地位弱化

    工业时代后期阶段,是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阶段,要素结构从资本要素为主导转向智力要素为主导,智力要素开始取代资本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稀缺要素。

    智力要素取代资本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稀缺要素,其重要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的需求,超过了对资本的需求;二是资本要素提供者对智力要素提供者的追捧与让步。

    反映要素结构上述转变的典型事件:一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发生的“经理革命”,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改变了企业的出资者与经营者的相对地位;二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者对智力要素提供者普遍的股权让渡。

    当前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共同基点——“资本所有权至上”原则,面对经济增长中智力要素取代资本要素的主导地位和资本所有权的地位弱化等经济时代转变的挑战,致使主要基于工业时代经济系统状态的现有经济理论体系,迎来经济理论体系创新的历史性转折。

    五、面向以“智力要素激励”为基础的经济时代

工业时代之后的时代,究竟如何称谓,比如,是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还是网络经济时代,都还可以继续推敲。但有两点是共同的:这个经济时代一是要素结构以智力要素为主导;二是继工业时代之后的经济时代,因此,我们基于这两个共同点使用“后工业时代”这一称谓。

    与后工业时代要素结构相适应的经济理论体系,应该是以“智力要素激励”为基础的,这一点显然不同于工业时代以“资本要素激励”为基础的经济理论体系。

    在效率原则的作用下,经济收入总量(包括存量与总量)分配的权重必然要从向资本要素提供者倾斜,转向向智力要素提供者倾斜,由此导致智力要素提供者与其它要素提供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而基于缩小收入差距的社会公平诉求,只能通过普及教育和完善个人智力要素的发掘机制来实现。

    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主导产业,应为智力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创新型产业,为此,必须配套相应的国民经济统计方式、智力要素贡献的统计系统、对创新型产业激励性的税收制度,以及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向智力要素提供者倾斜的分配制度与社会观念。

    六、当代经济理论的关键性演进

    基于领先发展国家自工业时代后期阶段以来的经济理论发展,我们更加关注其中几个关键性的方面:

    ——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劳动二元生产函数假定,到索洛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三元生产函数假定,再到罗默的技术进步内生性增长理论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反映出经济系统主导要素转换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微观主体异质性假定,到数量-品种-价格三维均衡模型假定,再到复杂系统-网络科学的经济学应用:反映出向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回归的趋向。

    ——从结构主义的产业组织理论,到行为主义的产业组织理论,再到拉丰-梯诺尔的网络型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反映出市场结构对绩效影响的中性化趋势。

    ——从工业时代初期阶段经济理论的完全信息、完全理性和均衡常态假定,到工业时代中后期阶段经济理论的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和非均衡常态假定,再到工业时代后期阶段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有可能形成的“新的”经济学假定。

    七、问题的思考

    ——后工业时代的资本所有者是否类似于工业时代的土地所有者,已沦为经济贡献与经济地位上的弱势群体;

    ——后工业时代的产业区分原则:产出品类与产出方式;重复性活动与创造性活动;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差异与主导产业的判定: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占比不同,还是制造业与创新型产业的占比不同;

    ——信息技术对后工业时代经济系统的渗透,是否类似于电工技术对工业时代经济系统的渗透;

    ——工业化进程与工业现代化进程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工业化进程是工业部门与其它经济部门之间在经济系统中的结构性变化;经济现代化进程是工业部门本身的水平从工业1.0向工业4.0提高的过程;

    ——当前经济理论体系面临的挑战,是否既是工业时代的经济理论面向后工业时代的经济系统,走向解构与重构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是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系统的内在差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映。

    八、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我国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时,在总体上(而不是在所有地区)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持续下降);在“十二五”完成时,在总体上(而不是在所有地区)开始进入工业时代后期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持续超过第二产业);

    ——工业时代的后期阶段,是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变的过渡阶段,经济系统将延续过剩经济常态;经济增长同时受到资源环境、有效需求和创新能力的三重约束;继续发展工业与工业化的完成并行不悖。

    (原文链接http://www.cnii.com.cn/informatization/2015-03/05/content_1540509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