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刘元春:高度关注区域性金融风险,当下是深度改革调整的重要窗口期
发文时间:2021-06-05

为客观辩证认识当前经济增长形势,为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提供决策参考,5月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经济增长形势分析闭门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会议并作发言时表示,当前须多维度研究经济运行新规律新问题,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一枝独秀”,但压力尚存,宏观经济尚未常态化,亟须关注美国疫苗接种情况,中美关系再接触、再评估、再定位,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国企改革,以及16岁~24岁年轻人就业等重点问题。

正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须多维度研究经济运行新规律新问题

第一,目前我们基本延用同比数据、定基比数据和环比数据来评估经济复苏情况。事实上,如果冲击类型变化导致经济总体动力出现变异,结构出现重大调整,那么单独或配合使用任何一类数据都很难准确把握经济形势。一季度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5%,定基比增速10.3%。这些数据能否传达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向位?我认为很难。以环比数据为例,目前环比季调仍按照过去的结构性方法进行,在分析季度波动特性时就会失效。因此,不能因为环比增速仅0.6%,低于去年三、四季度3.1%、4.1%的水平,就判定中国经济不仅没有稳步改善,反而在逐渐收缩。即使配合使用三类数据,也要谨慎分析。

第二,要正确把握大冲击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存量因素的变化。大疫情、大战争之后,潜在增长速度的测算方式会与以往有较大区别。本次疫情冲击使得存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损失严重。在供给损失导致基数发生重大变化时,如何测算潜在增长速度、如何匹配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变得尤其重要。

第三,要匹配好宏观和微观数据、当期和预期数据。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仅为2.3%,但大家普遍持有乐观情绪,因为参照系水平较低。2021年如果简单地用利润、成本、资产负债的同比增速来解读微观数据,差别就会很大。

总体来看,清晰判断当前经济形势,需要在数据解读方面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同比、环比、定基比要相互协调;第二,微观数据要互相匹配;第三、要区分外生冲击和内生冲击的差别;第四、要正确把握不同冲击对存量、增量的影响。

宏观经济正步入增速常态化的新阶段

目前看来,疫情造成的缺口已经基本补齐,但增速还没有常态化,宏观经济正步入增速常态化的新阶段。

疫情造成的缺口被基本弥平,这一判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依据:第一,市场活力重启。中小企业PMI指数连续两月转正,景气指数开始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蔓延。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速175.8%,两年平均增速基本为零,补齐了疫情的缺口。五一长假期间,出行数、交通数、企业运营状况等各类数据基本与2019年持平。第二,需求加速复苏,供需缺口呈现收窄态势。去年,供给端恢复速度快于需求端。5月份以来,即使很多数据仍没有常态化,但供需缺口收窄,3、4月份核心CPI上升,非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2%,摆脱了物价负增长的通缩困局。第三,虽然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但就业质量、就业数量明显改善。

增速没有常态化,这个判断来自于以下关键数据:第一,中小企业PMI指数刚刚转正,中小企业景气度的全面逆转并没有完全实现。第二,投资意愿持续低迷,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仅2.35%,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未达预期。第三,消费缺口依旧较大。虽然五一出行人数同比增长3%,但门票收入仅为2019年的77%,出行消费下跌30%。第四,16岁~24岁年轻人就业、农民工就业问题依旧突出。

目前,复苏进程已经全面开启,复苏惯性和内生动能已基本形成。二季度同比增速会出现明显下滑,但环比速度会持续、显著抬升。

第一,疫情错位带来的供求错配,使得中国出口的“窗口期”依然存续,并有大幅上扬态势。二、三季度,美国需求持续上扬、我国竞争国的供给能力持续受到制约,这将导致整个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供求错配。从数据来看,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上行、出口集装箱价格指数快速上扬,预示着二、三季度中国出口势头较好,且尤其利好制成品行业。

第二,“十四五”布局已经开始,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已与地方完成战略对接,甚至出现了层层加码的迹象。该迹象虽然受制于地方债务约束,但投资冲动可能较2019年有所上扬。本轮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是否会实质性减弱?还是会在层层加码中掀起新的浪潮,埋下新的风险隐患?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第三,消费态势整体向好。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布局了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城市住房等领域,对消费是重大利好。未来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的制定出台,也会对稳定中低收入阶层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二、三、四季度经济复苏仍会持续,环比增速会进一步抬升,但同比增速可能会从一季度的18.3%回落到二季度的9%;三、四季度同比增速会继续回落到6%左右。因此,四季度将是经济增速常态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二、三季度宏观经济中的关键问题

第一,三季度,如果美国疫苗接种迅速,美国实施全面开放,将构成对我国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中国能否全面开放?社会秩序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冲击?这些问题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第二,中美关系会经历再接触、再评估、再定位的过程,三季度才可能有明显分晓。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第二阶段的实施力度如何?如果延续第一阶段的政策力度,下半年中国对美贸易将继续承压;如果中美关系再定位发生变化,也会带来新的转机。

第三,政治局仍高度关注区域性金融问题,特别是高风险机构。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四季度10级以上的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84家上升到96家,去扛杆、防风险压力进一步加码。去年,宏观杠杆率提升了26%,这直接导致区域性金融压力产生变异。部分地级市广义债务杠杆超过600%,20多个城市超过了300%。未来,个别风险事件将很容易触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在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和地方国企债务的三重压力下,地方国企改革、金融机构重整将面临重要窗口期。目前来看,经济增长内生动能已经形成,政策基调保持连续,宏观经济正进入稳增长、低压力的窗口期。这意味着国企改革和金融调整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如果错失机会,将很难再真正调整市场结构、全面恢复民营企业的投资预期。

第四,要关注16岁~24岁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今年新增大学生就业规模超过900万,叠加去年、前年延迟就业人口,整体就业压力较大。在就业政策常态化、企业招聘策略常态化、居民就业心理常态化的情况下,局部就业问题很可能演化成社会问题。近期某明星引发的两极化舆论争端,显示出互联网社会就业风险正在发生着变异,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因此,虽然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一枝独秀,但压力尚存,宏观经济尚未常态化。与此同时,当下也正是深度改革、深度调整的重要窗口期,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连续,以维系复苏态势,壮大内生增长动能。

(文章来源于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