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刘元春:供给侧改革不是“万金油”
发文时间:2016-05-16

4月下旬,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旅游协会、溧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新常态新溧阳新方向——‘长三角·新经济’系列高峰会暨溧阳产城融合推介会”在南京举行。峰会间隙,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接受了交汇点财经记者专访。

 

交汇点财经:供给侧改革现在是一个高频词汇,似乎各行业都在高喊要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会是“万金油”吗?

刘元春:这肯定是误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它的重点、目标、途径,并不是任何产业都要进行。实施供给侧改革要把握好切入点。目前供给侧凸显的问题是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产能过剩的行业出现大量库存、大量呆坏账、大量“僵尸企业”。所以现在清理“僵尸企业”、清理呆坏账、清理高库存、降低债务就是切入点。供给侧改革不是就结构调结构,核心是通过结构性的改革,加速新旧产能的转换。

另外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尤其是去产能的同时,会带来相应产业的阵痛。快速去产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局部区域经济下滑。人员剥离、债务安置等问题,也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财政压力,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在统筹方案下“勒紧裤腰带,渡过难关”。

 


交汇点财经:供给侧改革会是一个长期过程?还是一个需要快速进行的“转身”?

刘元春:供给侧改革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的,要遵循大破大立、不破不立的原则,同时要抓住世界经济的转型战略机遇期。所以今明两年是供给侧改革的“窗口期”。对于目前影响中国经济内生运行的一些毒瘤,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摘除,要认识到“死一片、转一片,才能活一片,发展一片”,要给市场腾出空间,净化经济运转的环境。但是我们不仅要做存量调整,还要做增量调整,只有通过增量的调整,才能缓解阵痛。要从中高端制造、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服务业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为存量调整提供比较宽松的条件。

 


交汇点财经:您此前曾经说过,今年或许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您看来,江苏未来经济走势是怎么样的?会不会经历经济发展“严冬”?

刘元春:江苏经济在中国经济里面属于排头兵,江苏经济转型的步子比全国快,因此负担相对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压力要小。但是江苏是整个中国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受世界市场、中国市场的影响非常剧烈,目前来看和全国经济基本是同步的。从基本面来看,虽然一季度出现了一个小阳春,但是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交汇点财经:江苏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布局?哪些问题值得特别去注意?

刘元春:要强化产业战略的布局。这一轮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产业调整,更是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最核心的是政府要进行自我革命,简政放权。就江苏来讲,不要把供给侧改革简化成供给侧调整,不能只有调整、没改革。

江苏在创业创新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苏锡常做得都不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中会有问题出现,例如此前的无锡尚德模式。但要形成容忍创新失败的保障模式。

 


交汇点财经:在供给侧改革中,去库存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楼市去库存方面。目前江苏的情况比较特殊,南京和苏州两地楼市表现“过热”,但是其他城市库存去化依然是难题。在这方面您对江苏楼市去库存有什么具体建议?

刘元春:在房地产方面,江苏要两手抓,要从更高的民生角度、宏观经济运行角度来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步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要抓供给,因为你会发现房地产竟然变成了中心城市发展“短板”。所以,中心城市的土地政策,应该进行大幅度的创新,进行相应的放量。而在三四线城市或者一些库存过高的区域,要进行去库存。所以在江苏,必须要因城施政、分类治理,而不能够一刀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交汇点财经:江苏也是钢铁大省,在去产能方面,江苏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刘元春:江苏钢铁虽然产能过剩,但是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并不落后,钢铁产能的利用率并不低。江苏去产能,不能简单的按照河北模式、东三省模式来操作。未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个可以开拓的思路。

 


交汇点财经:改革中解决债务问题,就不得不提债转股,您怎么看债转股?

刘元春:债转股是要将相应的债务转成股份,这样能化解企业的财务成本,从而盘活整个经济,使一些企业能轻装上阵,使中国经济良性循环。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初衷,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会导致市场担心,担心债务转让成为银行的负担,从而从原来刚性的债务转换成软性的股本,实际上是将问题进行转移,问题进行掩盖。

但目前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目前债务率过高的情况下,要想使企业能够正常地运转起来,债转股是短期的举措。当然,不可能通过这个举措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交汇点财经:当前形势下,请您给江苏读者一些投资建议,需要警惕哪些方面?

刘元春:首先,民间借贷不要去踩,今年第二、三季度会是债务的高发期。老百姓要强化资产配置的常识,要认识到不是利息越高,就越好。重点关注一些安全性资产,因为经济企稳探底的进程,也是风险逐步释放的过程,不安全性的资产会很多。老百姓缺乏专业判断能力,资金池比较透明、落地项目比较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可以做,一些绩优的股票,也可以考虑。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6-05/16/content_38459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