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刘元春:中国经济需要防范的是投资下滑影响经济增长动力
发文时间:2010-06-12

5月CPI同比涨3.1% 统计局:中国经济无滞胀风险

  本报讯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1%,虽然超出3%的警戒线,但环比出现0.1%的降幅,与上个月环比上涨0.2%趋势相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物价上涨动力正在减弱,全年平均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实现。尽管欧债危机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整体看中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增长都比较强劲,不存在发生滞胀的可能性。

  食品价格仍是影响CPI涨落的首要因素。从同比情况看,5月份,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环比方面,5月份食品价格下降0.5%,尤其鲜菜价格环比下降9.8%,对CPI环比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及今后价格上涨压力有缓解的趋势。随着天气好转,前期一些农产品(000061,股吧)季节性上涨动力在减弱,国际上一些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下降,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盛来运分析,去年物价低点是在6月份、7月份,与此相对应,今年翘尾的高点有可能在6月份、7月份,所以第三季度开始翘尾因素的影响会相对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际大宗商品走低,但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高达7.1%,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对于两者出现的反差,盛来运解释,国际产品价格5月份回落,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回调会有一个滞后期,现在工业品出厂价格反映的是前期原材料价格。业界普遍认为,从5月份PPI环比上涨0.6%的数据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见顶,很快会进入下降通道,而PPI下降也会在三四个月后传导到CPI,成为物价走低的重要因素。

  5月份宏观数据最大的亮点是出口,进出口总值2439.9亿美元,增长48.4%,显示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前5个月,中国外贸规模已经超过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同期水平。与此同时,投资与消费环节也保持平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5亿元,同比增长18.7%,比上年同月加快3.5个百分点,比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1至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7358亿元,同比增长25.9%,比1至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考虑到去年的较高基数,前5月的投资增长仍是相对比较快的增速。因此,总体看,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虽然面临欧债危机后的新考验,但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RJ033

  【专家观点】

  尚无加息理由 投资下滑成隐忧

  5月CPI同比涨幅突破3%,但业界对加息的预期却骤然降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物价上行压力已经减弱,而欧盟、美国两大经济体都没有加息,如果中国率先加息反而会导致热钱大量涌入,加大CPI上涨压力。目前,中国经济需要防范的是投资下滑影响经济增长动力。

  他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是前高后低的走势,关键看下半年低到什么程度。5月出口强劲是前两三个月下订单的结果,在欧债危机后可能出现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保持投资的平稳增长至关重要。5月份,支撑投资的核心力量仍然是房地产,在城镇总投资中的占比从18%提升到21%,显然非房地产投资已经显露疲态。在楼市调控政策打压下,房价下降滞后于销量下滑,而房产投资又滞后于销量变化,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第四季度会明显收缩,从而拉低经济增长数据。

  【新闻链接】

  5月工业增速16.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7.6个百分点,比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2个百分点,比1至4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5月份,39个大类行业全部保持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6%,比上年同月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628亿元,同比增长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