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刘凤良:不要妖魔化工资上涨
发文时间:2016-09-18

“不要妖魔化工资上升,不断有人说之所以经济衰退是因为工资涨得太快,我们也想回应一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必然导致工资上升,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016年9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

工资上升促进中产阶级兴起

传统动能消失之后,如何寻找替代动能。报告认为,能够代替对外贸易的主要是国内消费。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创造了中产阶级,这些人是未来市场需求的源泉。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在增长初期,收入分配差距很大,中产阶级数量小,在外需减少后国内需求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就有可能导致增长陷入停滞,极端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为什么会对工资上涨提出质疑?刘凤良认为,这是因为工资上涨在对外过程中是一个相对的成本,成本增加会降低比较优势,出口难度增大,因此怪罪于工资上升,其实工资上升并不全是成本方面的原因,事实上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对经济有拉动作用。“经济衰退就应该压低工资,显然是不全面的。”

因此,报告表示,中产阶级的培育引致的内需正是和外需的逐渐放缓相一致的。经济发展导致工资上升压缩了原有的外贸空间,但是工资上升却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兴起,为国内消费增加提供了动力。因此,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型关键是能不能转变为工资拉动的需求模式。如果能,那么就可以通过工资上升导致总需求继续上升,一方面满足总供给,另一方面为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提供空间。

一线城市房价暴涨有不合理因素

谈到新旧动能转换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我最近呼吁比较多的是两个领域,一是行政垄断行业,比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产业。二是农村积极鼓励改革,这项改革不能再拖,最近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的暴涨,说明农村改革不能再拖下去。”

现在特别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两项改革可以释放很大增长潜力,也能显示改革决心和诚意,“这是新的增长点,千万不要忽视。”

对于一线城市房价近期出现的暴涨,刘世锦认为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中国已经到了大都市加快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城市正在分化,大都市圈房价实际上是稳定的甚至还在上升,年轻人到大城市,是因为这些地方有更高的资源配置,能挣到钱。

另一方面,刘世锦认为也应该反思目前的城市规划,“这些大城市几乎都有人口控制的规划,其实回想下二十年前、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所制定的人口指标,一次一次的都被突破了。过去搞计划经济,给每个部门定增长指标,事实证明都是错的,这就是计划经济为什么搞不下去的原因所在。现在搞城市规划,中间还有多少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这个问题需要反思。”

先清理过剩产能不急于降杠杆

报告认为,短期稳增长的政策需要以激发增长新动能为导向,在政策工具和政策组合的选择上需要考虑未来改革的需要。比如,财政还需要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但是在投向上要更多的以改革目标为宗旨,逐步从基建投资更多投向民生等领域,促进国内消费需求。

再比如,在短期内需要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不急于降杠杆,而是首先进行过剩产能的清理。由于我国的过剩产能并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更多的是在政策模仿期内政府推行赶超战略的结果,仅仅依靠市场并不能完成去产能,还需要政府的推进。在完成去产能任务后,市场价格上升,行业景气度恢复,企业的杠杆率自然就会出现下降。

人民大学国发院高级研究员曹远征建议,短期内应该把杠杆稳住,但是杠杆稳住并不是目的,通过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先把杠杆支住,支住的目的是将来创造条件去杠杆,而前提就是先去产能,只有去产能才能真正去杠杆。“从这个意义上说,短期宏观经济的转好,企业收入的增加,企业还款能力的增加,为去杠杆去产能发挥作用,一定要把握时机。”

原文链接:http://opinion.caixin.com/2016-09-18/10098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