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讲座|胡成:共享出行的现在和未来
发文时间:2020-04-08

胡成先生于2019年7月加入滴滴出行,担任副总裁兼滴滴发展研究院院长,负责滴滴宏观、价值和政策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智库等的沟通和合作。

胡成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专业博士。长年在核心关键政府部门从事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相关规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政府、经济研究、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经验。

2020年4月8日晚,滴滴出行副总裁、发展研究院院长Vic来到国际商务“互联网+”案例课堂,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带来一场共享出行的现在和未来的精彩讲座。讲座围绕共享经济和共享出行、滴滴出行发展情况和行业的未来和机遇三大主题展开。

以下为此次演讲的主要内容,感谢研究生叶筱雯的记录整理。

主讲人:胡  成

01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发展缘何而生:经济技术发展、观念转变、资源稀缺

共享经济发展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经济技术发展、观念转变以及资源稀缺。第一、经济技术发展。经济技术发展带来共享经济的技术基础,互联网发展之前无法将共享商业化、规模化,共享只能在人与人、点对点的互帮互助或捐赠的小范围的行为,难以商业化以及成为规划的商业模式;第二、观念转变。突破共享和占有的认知突破,共享经济难以得到广泛接受;第三、资源稀缺程度。如果资源极大丰富、较容易地获取资源,共享经济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新的消费观与发展观和旧发展模式面临资源瓶颈,共享经济迅速发展,供给端解决方案的可触达性越好,消费者就越会选择为“使用权”付费。如果能做到时空及时响应,部分物品和服务就不需要在使用期间之外的时间排他。

共享经济是什么:一种强调“享”而不是“有”的新供给端解决方案

共享经济强调“享”而不是“有”、关注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经济学分析视角中,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是一种底层逻辑的突破,使共享成为与购买、租赁等方式并列的概念,都是供给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给出的解决方案。

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方式有购买、租赁和共享,共享的程度逐渐提高。最早是购买,获得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第二步是租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将使用权切割,但租赁期间仍可能处于闲置,如租车、租房;发展到最后是共享,不受时空约束,更精细切割使用权,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

共享经济的常见形态:C2C模式和B2C模式

最常见的共享经济形态被分为两大类:C2C模式和B2C模式。

C2C模式共享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共享,分享闲置资源、将资源的闲置折旧转换为使用折旧,个人对个人,平台不持有资产。

以Airbnb和滴滴顺风车为代表,前后两个C分别指供给闲置资源和使用闲置资源的个体。居间的平台型公司依靠互联网通信、移动支付、智能匹配等技术手段,将供给端和需求端对接在一起。

B2C模式:平台购置资产、用户付费使用的B2C模式共享经济。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平台拥有资产的所有权,用户仅为使用权支付费用。

共享单车:平台购买资产,购买标准化设备,将使用权让渡给用户,用户付费使用产品,滴滴的青桔单车和网约车的首汽、神州租车也是这个模式。

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

共享经济不仅仅是商业,还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共享经济和工业时代发展出来的经济模式不同。从资源使用方式来看,工业时代经济先买再用,共享经济随买随用,大家一起使用。从社会分工方式来看,工业时代经济专业细分,强调流水线效率,每个人都是螺丝钉,共享经济包容多元,所有资源都能参与分工,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生产组织方式来看,工业时代经济生产组织线性集中,工厂按流程生产,为销售生产,共享经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网络分散,全球范围内分散生产,为使用生产。从收入分配方式来看,工业时代经济人们收入单一,共享经济下人们收入多元,所有资源共享都可以增加收入。从行业治理方式来看,工业时代经济由政府主导,政府建章立制、企业遵循,共享经济发展下,社会结构扁平化,多方共治。从人类生活方式来看,工业时代经济人们生产生活占据80%的时间,共享经济时代,大量时间如做饭、开车等可以因为共享节省下来,自由时间增加。

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

共享经济使人和社会的发展不以损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城市、家庭、个人生活都实现轻资产。

城市拥有的车辆减少,停车场改成绿地或者高质量公共空间,提高使用效率,形成了成本低、浪费少、更环保的轻资产生活方式,通过共用机制主动呵护社会资源,通过信用机制自发重视公共道德。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全球共享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规模达5200亿

中美是共享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以中国的滴滴出行、小猪短租和美国的Lyft、Uber和Airbnb为代表,目前集中在共享出行和住宿等。

美国经济学家戴维•C•科顿曾表示,中国最有希望在创造新经济的进程中成为领导世界的典范。主要有几个因素:中国良好的互联网基础和迅速的发展;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很多应用迅速达到规模经济的边界,大约有三四亿的移动用户的巨大互联网消费人群,这是欧美很多国家无法达到的市场规模的量级。

02

共享出行

共享出行缘何而来:共享出行既是共享经济典型代表,也是新技术发展成果

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最新成果都深刻反映到共享出行的最新业态中。

人力时代的黄包车,蓄力时代的出租马车,石油时代的出租车,2010以来的数字时代的网约车,出行智能时代的无人车。共享出行始于创新,变更于创新。

共享出行技术经济特征:既有一般互联网行业的典型特征,也有自身的独特技术经济特征

一般特征:

  1. 技术密集型:Uber&Lyft研发投入强度>10%;滴滴科学家&工程师占一半以上;

    双边网络效应:司机越多,越好打车;乘客越多,司机收入越高,反之亦然。

    边际成本急剧下降甚至零边际成本:软件定义出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前期投入巨大;APP安装使用成本极低;

特殊属性:

  1. 共享性:私家车运力;兼职司机闲暇时间;平台大数据能力;

    兼职性:Uber平台,每个司机平均每天仅完成4.2单;Lyft平台上91%日均在线时长不到3小时;

    轻资产性:平台以数据、技术等无形资产为主;车辆不属于公司,司机不是公司员工;

    逆向渗透性:数据作为投入要素,研发无人驾驶、智慧交通;滴滴&车企,研发共享汽车。

共享出行改变了什么:共享出行和传统出行存在较大差异 

 

共享出行发展现状:共享出行的新特征决定了虽然出现时间短,但发展迅猛

共享出行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全球网约车发展仅10年左右时间,各国涌现出了Uber、Lyft、Grab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国内也出现了易到用车、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等,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网约车服务已经覆盖全球1000多个城市、超过80%的人口。

03

共享出行的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呈现“四高”特征

1、高增长: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欧盟:法德英西,已有49%的人使用一站式出行APP;

德国:2018年共享出行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6.6%;

美国:使用过网约车服务的成年人达到36%;

中国:2018年网约车行业年增长率25%。

2、高带动:催生新兴蓝海市场。

保险创新:个性化保险,如按单、分档缴费的小额重疾险;

福利保障创新:Icon、Steady、GreenLight、Trupo等创业公司瞄准灵活工作者的健康、退休等福利保障需求。

3、高挑战:面临重大监管挑战。

无人驾驶:风险控制、安全保障、保险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待解决;

空中出租车:运行标准和要求、监管和认证、技术问题、公众认可度等问题;

共享滑板车: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威胁行人安全等争议。

4、高预期:普遍预测前景广阔。

总前景:2017-2026年全球按需运输市场预计将以21.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无人驾驶汽车:2030年市场规模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7万亿美元;

空中出租车:到2025年全球将有约3000架投入使用,到2030年将增加至1.2万架。

共享出行呈现“六化”发展趋势

1、业务布局多元化。空中出租车商用步伐加快;共享电动滑板车成为新风口;本地化创新出行业务加快发展。

2、出行方式智能化。无人驾驶汽车加快走向商用;出行模式和场景稳步智能化。

3、市场竞争白热化。主流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平台间竞争方式日益多样化。

4、行业发展生态化。以网约车为主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以出行为核心纵向延伸产业链;以运力为基础横向拓展业务线。

5、出行工具电动化。各国加快推动交通系统电动化;交通工具电动化进程提速。

6、出行平台自治化。全力投入司乘安全保障;加强数据和业务安全运营。

共享出行监管趋势:逐步放松,原本禁止网约车的法德,也开始立法放松网约车规制,法国已从2018年合法化网约车,德国拟从2020年开始放开。

欧洲监管是偏严格的,德国目前尚未开放,拟从2020年开始放开。全球是总体放松的态势。

04

共享出行发展案例: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于2012年成立,成立初心源于一个朴素的愿望是让出行更美好。滴滴创始人程维有非常痛苦的打车经历,希望去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让出行更美好,这也是滴滴起步的最根本原因。

为什么从出租车到网约车?

1、出行难:解决不了潮汐出行问题;

2、改革难:无法通过好服务激励司机;

3、管理难:无法知晓供需、及时调节供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最根本是要解决消费者痛点。

为什么从网约车到共享出行?

出行需求高度的多样化、个性化,要用不同方式才能满足不同需求。出行品类逐步精细化,目前有滴滴出租车、滴滴专车、滴滴快车和滴滴顺风车业务。快车类似三星级连锁酒店,经济实惠、干净整洁但空间偏小、设施不是很豪华,可以满足基本出行需求;专车类似四星级高档酒店,设施更完备、服务更优质但需要付出更高价格;豪华车类似五星级酒店,满足出行之外的享受和需求。

在不断迭代创新和国内外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

三个转变:从技术驱动转向用户价值驱动,从单一业务转向出行生态、从国内领先转向世界领先。平台有5.5亿注册用户,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年运送旅客超过100亿。运送旅客量级比铁路、民航多。作为出行平台有各类出行产品,有快车、专车、豪华车、企业级出租车、公交、顺风车、共享(电)单车和代驾,疫情期间上线了跑腿,目前也有租车服务、充电服务。

致力于推动绿色出行,缓解拥堵

去年12月3日推出全民拼车日,26个城市参与拼车日活动,310万人参与拼车日,不再是打车,而是网约一个座位。约车通过顺路的匹配,最多一个网约车可以拼三个乘客,可以大大提高出行的效率、降低出行成本、减轻城市拥堵,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用和环保收益。

顺风车通过安全的整改,去年11月在哈尔滨等七个城市重新上市。更强调顺风车顺风的本质特征,匹配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固定区域,回归其共享本质的产品。

2018年滴滴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平台以及自有品牌青桔单车,颜值高、好骑,受到了大众好评。单车是重资产的行业、考验运营能力,我们做单车也是希望打通最后一公里,解决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此外也在做电动自行车,据统计北京有400万辆电动自行车,只有90多万辆上牌,有300多万的不规范的电动自行车上路。如果有统一的运营标准,通过规范的平台推广产品,有以下好处:生产厂家有保障,是规范的产品;产品限速;通过充电仓库的建立和运营,减少充电火灾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是城市和居民的一个较大的需求,可以在5公里甚至10公里以内解决出行的痛点。

致力于提高出行效率和体验,不断提升智能水平

共享出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经济实惠的出行服务,三年以来滴滴累计创造1304.9亿元社会福利,为乘客节省了超过17亿小时的出行等待时间,提升了人们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朝着让出行更美好的目标而努力。

致力于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成为就业蓄水池

作为平台企业,创造了平等的就业机会。2018年滴滴共带动就业机会1826万个,包括直接就业机会1194.3万个,间接带动就业机会631.7万个,包括车辆维护、生产、销售等。为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技能不丰富的群体,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和国家重点扶贫人员,为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就业平台,48%采用灵活就业方式,平台就业具有门槛低,进出灵活的特点,为这部分群体实现就业、带来收入带来较好的选择,同时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如果没有平台,失业人员会存在收入真空期,这个期间一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期间有较大的生存压力,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网约车平台为失业人员带来选择,失业人员可以一边在网约车平台开车获得收入,同时找工作,实现稳定就业。部分人会成为更专职的网约车司机,成为新就业群体,大大缩短收入真空期,也会减轻失业人员的压力,有更好的生存状态和找工作心态,有利于社会稳定。

疫情期间平台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滴滴首先支持平台代驾司机转型或兼职做跑腿业务,为受疫情影响的代驾司机增收。

致力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共享出行业务拓展,提高全球智能共享出行水平

滴滴国际化业务发展速度很快。2019年,滴滴海外业务持续增长,在超过260个海外城市运营。特别在拉美地区,进入智利、哥伦比亚等市场,升级了拉美业务,目前在拉美地区服务近2000万用户和百万司机,并与各个国家展开了广泛的智慧交通、创新赋能和联合科研合作。

致力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1、为武汉一线防控迅速行动。组建医护保障车队、组建社区保障车队以及保障防疫物资;

2、为各地一线工作者的出行保驾护航。各地推广医护保障车队以及提供免费两轮车骑行服务;

3、为平台制定严格规范的防疫措施。为出网、警车等安装防护膜,推动网约车防疫安全标准立项;

4、为数百万网约车司机纾忧解困。携手金融和保险机构、租赁公司为司机延租,为司机购买专项肺炎险;

5、为行业中小微企业积极争取政策;

6、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出行助力;

7、为政府做好数字技术疫情防控。

05

行业的未来和机遇

共享出行的发展机遇:交通领域全面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

供给端:分三层来看,底层连接各类交通设施的是网络设施,通过物联网平台将基础层连接起来,中间层将高铁、地铁、公交、单车、汽车等出行方式打通,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通过交通设施数字化、出行工具数字化、平台智能化,最后平台层打造云端平台集成手机APP一站入口。供给端的这三个层次是未来交通领域全面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需求端:用户获得好用实用的APP,高效、便捷、安全、价实的出行体验和高效、智能路径规划低成本、高可靠出行支撑;政府和社会治理侧,数据对接、安全可控,高效城市管理缓解交通拥堵和打造智慧城市,优化城市规划。

共享出行平台和城市共同助推、打造“基础设施和一站式出行平台+轨道/公交出行(定制公交)+汽车共享出行(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慢行交通系统(两轮车出行、步行)”的城市交通出行体系,覆盖城市整体出行需求。

面向未来的能力: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技术让城市交通管理更智能。滴滴交通大脑兼备云计算、AI技术、交通大数据和交通工程的智能系统,能够智能高效管理城市交通。截至目前,已在济南、苏州、深圳等超过20个城市落地应用。未来城市车联网系统构建车路协同的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与智能网联汽车、云端交通大脑一起共同构打造融合5g通信、传感器感知、边缘计算、AI等多种前沿技术的智慧化基础交通设施。

面向未来的能力:智慧公交

科技赋能公交转型升级。1、公交大数据平台。助力公交管理辅助决策,改善公交出行体验。2、定制公交。智能定制公交出行,提升公交出行体验。

面向未来的能力:打造智能共享出行产业链生态

通过链接汽车产业链合作伙伴,整合汽车制造、维保、保险、充电、加油等行业资源,为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从车源、用车到养车、处置的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汽车资产运营效率,降低车辆生命周期成本。

类似智能手机成为承载标准化的系统,未来车也会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装载联网系统、娱乐系统和网约车系统。共享单车出现后,自行车慢慢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强调标准化生产,拥有标准化的车锁、管理、蓝牙。消费者越来越不在意品牌和设计,在意使用的便利程度。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车也有可能变成标准化产品,而且为共享而设计,人们可能不再那么关注外观,而是安全、舒适、便捷。

滴滴联合汽车制造商成立“洪流联盟”,设计专为共享的智能共享汽车。大幅提升共享出行体验,降低车辆运营成本:基于对用户体验的了解,驾驶员和乘客的针对性设计大幅降低车辆运营成本,以“里程成本”为目标的产品,寿命更长、能耗更低、维修保养便宜、事故率更低。

面向未来的能力:人工智能水平

1、供需预测。基于海量订单数据和车主位置信息,预测任意时间段各个区域的订单需求和供给分布状况,提供最优的未来出行方案,对15分钟后的供需预测准确度达到85%。

2、智能调度。将全球地图用六边形划分,六边形切分地图更快的匹配乘客和司机,全局最优匹配。基于供需预测结果,大规模有序调动全城可用工具,实现资源最优化分配,力求解决正在发生的以及潜在供需失衡的状况,提升平台效率的同时最大化利用交通资源缓解城市拥堵。

3、智能分单。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在车主和乘客的历史数据中习得并不断迭代接单概率模型,提高车主和乘客的匹配度,实时地全局最优化总体交通运输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4、路径规划。基于海量出行数据设计全新的智能路径规划算法,能更好地从多个维度对实时路况进行评估,从中得出较优解,为用户提供最贴心最智能的出行方案,提升整体交通效率。

5、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基于海量实时出行数据,设计出全新的时间预估算法,从原理上克服了传统算法的缺陷,大幅度提升了时间预估的准确率。

6、智能拼车实现高效的实时顺路订单匹配算法,共享座位资源降低乘客出行成本。在不断提高拼车模型准确率的同时,优化拼车体验,提升服务效率。

面向未来的能力:自动驾驶

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相结合是解决未来交通出行和城市拥堵的最优方案,滴滴以优势数据驱动后发追赶,正在中美持续开展自动驾驶路测。

滴滴的优势在于有海量的现实的完整的出行数据,无人驾驶海量学习场景和数据可以帮助提升无人驾驶学习能力和安全性,这是非出行行业做无人驾驶的难有的优势。

共享出行的发展机遇:输出中国共享出行方案,开拓国际市场

滴滴是互联网公司国际化较早、较快的公司之一。拉美开展业务原因:欧盟政策保守,网约车行业标准今年才放松;拉美整体发展速度虽落后于中国,但互联网正在兴起,相当于五年前的中国,人口密集,基础设施与中国接近,广阔的需求,政策友好,监管宽松,可以将中国的发展方案复制到拉美。

国际市场发展快,国家输出科技能力、国际软实力,互联网时代将经验、技术、部分科技人员输出,实现商业、政治、外交价值。